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小说 >户外见闻录 > 第223章

第223章(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红姐摇头说道:“这咱们一般人可就不知道了,我觉得够呛吧。”

另一个女队员说道:“这一般修索道的景区都是路不太好走的,或者是特别远特别累的地方,咱们今天这路也很难走吗?”

“没觉得啊,我印象中不难走啊。”红姐说道,“从咱们这里开始到山顶就是爬升大一些,但路程不远,连五公里都不到呢,而且还有以前修的登山步道,怎么也算不上难走。放心吧,今天这路好走的很。”

那个女队员疑惑地说道:“啊?那还修什么索道啊,我还以为这里像什么华山和黄山呢,肯定是因为不好走才修的索道嘛。要是不难走它修索道做什么呢,这不是肯定赔钱嘛,因为没什么人需要坐它啊,咬咬牙所有人都能自己走上去嘛。”

“小香,这你就想当然了。”那个女队员身后的一个二十来岁的男队员开口说道,“你不能拿你自己的体力和年龄来衡量别人,你现在年轻体力好,每次出来爬山走个一二十公里的山路都觉得没问题,还挺轻松的。但你得明白,也有很多人走个三五里地就累得不行了,回家还会有好几天的后遗症。这里上下各五公里就是将近十公里的山路,你能坚持别人很可能就坚持不下来,要想上去就只能是坐缆车,否则真会半途而废望山兴叹的。所以那索道什么的都是为了人家那些人准备的,不是为了你这样年轻腿脚好的人设计的。这个景区当初设计也要考虑周全,各类游客都得照顾到才行。”

“小毅说得对,对于人家开景区的老板来说,咱们这些经常出来爬山的人其实是最不受他们欢迎的顾客啦。”一个跟在他们身后的二十多岁的男队员接口说道,“就算这个景区没荒废,咱们也是买票进来的,人家老板其实也不爱接待咱们这样的游客。身体挺好还贼能走,关键什么吃的喝的都爱自己背着带着,恨不得连帐篷睡袋都能自己扛到山顶上去扎营,那人家商店里的东西都卖谁去啊,山脚下那么多农家乐和旅店还能有什么生意啊。你要站在人家的立场上替他们想一想就会觉得是这个道理了,这些体力好的游客其实是大多数景区最不喜欢的顾客,是……是最劣质的客户资源。”

小香不高兴地说道:“日记,你就这么看待我们和你自己吗?咱们的形象都快被你形容成过街老鼠啦,咱们干什么坏事了就混的这么惨啊?”

日记还没答话呢,那个叫小毅的男生就抢着说道:“哎,你还别说,日记这话真没说错。咱们这些经常出来爬山扎营的驴友在很多人眼中的地位和形象的确是很差的,倒不是说咱们干了多少坏事祸害了多少好人,关键是别人看咱们不顺眼,觉得咱们不合时宜。当然了,别人也不能很轻松地从咱们身上光明正大合理合法地挣钱了。利益,利益明白吗?这利益不好处理了。就拿今天阻拦咱们上山那里的事情来说吧,咱们要是体力一般腿脚不好的游客,会去走那边的野路爬山吗?我看够呛吧。这正经的景区路走起来都吃力的人谁敢走那种野路上山啊,那不是自找麻烦嘛。从这个角度讲,咱们等于增加了人家景区的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那你想人家能不讨厌咱们嘛。这就有点像以前对待流动商贩似的,管理起来麻烦,收税更麻烦,你连他一天的经营额都不好核查还怎么收税呢,他交多少钱你都觉得他是在偷税漏税。所以慢慢地对流动商贩的印象就变差了,各种不好听的标签就都给他们贴上了。什么缺斤短两啦,伪冒假劣啦,不服从管理啦,扰乱环境啦,等等等等,全安他们身上了。其实冷静下来想一想,未必,真的是未必。要真都是那样了那谁还去流动商贩那里消费买东西啊,说到底就是利益不好分配啦,不好管理也不好收钱啦,就是这么一句潜台词。你说怎么弄,你要是把他们都固定下来收管理费,你是方便啦,但他们就不是流动经营啦。他们之所以流动经营那是市场经济规律在支配他们,不是人为设想在支配他们。不好挣钱的地方他们才不会去流动经营呢,你说是不是?但是大多数人都不会反省自己和检讨自己的,永远都喜欢把过错推到别人身上,认为是别人做的不对,应该让别人改变,而不是想自己应该改变些什么,所以这就有了互相不理解和互相看对方不顺眼。当然了,这也就滋生了所谓的优质客户和劣质客户的分别,农民比较好管,坐商比行商好控制,忍气吞生永远不投诉的顾客永远比爱挑毛病爱投诉爱打官司的顾客好应付,这些都是站在自己利益和立场上得出来的结论。其实自己未必是对的,但大多数人都会这么看待别人的。”

“有理,这就是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的道理。”一个四十岁上下的男人插嘴说道,“我自从跟着咱们这户外队伍……”

“大哥,你刚才说的那是啥?什么意思啊?”我没忍住问道,“我没太听明白。”

男人愣了一下说道:“嗨,就是乌鸦站在煤堆上,瞧不见自己黑嘛。这都不懂吗?咱们这些户外爬山的队伍啊,平时老爱翻山越岭的走荒郊野地,和身边的很多同事与朋友都脱节啦,人家都觉得咱们太疯癫太变态了,只不过咱们自己在自己的这个小圈子里觉不出来而已,他们是不会冒险受累去这些地方的。等我弄明白了他们这些人的思路之后,我干脆就把咱们祖国各地名山大川风光秀美的地方都说成是我千辛万苦去过的地方,看他们今后还敢不敢去了。”

“你怎么那么损啊,不会好好和人交流吗?”一个三十来岁的女人在男人的身后说道,“老曹,就你这毛病一定得改改,否则容易招人恨,还容易让人误解你。”

老曹满不在乎地说道:“你这才是糊涂呢,人是不可能不被别人误解的,也是不可能不招别人嫉恨的。我这么做无非是和他们开个玩笑,让他们别老用僵化的眼光看待别人。要是这样就得不到他们的理解,那就得不到吧,我也不需要让他们理解我了。咱们做人也不能永远只为别人的理解活着啊,自己问心无愧就足够了。”

“话是这么说啊,但你这……”女人似乎还要再说些什么。

此时他们身后的一个中年男人笑着说道:“大嫂,曹大哥说得对,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能理解你的人总是能理解你的,不理解你的人呢,总是不想理解你的。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思想上不转变你怎么做都没有用,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的。”

“看看,还是二弟你理解我。”老曹说道,“这就叫芸芸众生世间相逢,几人同路几人知己。哎,对了,阳子呢?怎么这么会儿工夫就看不见他了?”

那个被他叫做二弟的男人说道:“嗨,阳子今天不是带着孩子出来的嘛,走得慢,肯定在后边慢慢遛达呢。他那个孩子也不是一个让人省心的主儿,一眼没看见还指不定捅出什么乱子来呢。”

老曹不以为然地说道:“那正常,男孩嘛,不调皮捣蛋个几年那反倒不正常了,咱们小时候不也一样嘛。”

在众人絮絮叨叨地聊天声中我们逐渐离开了水泥路,开始了缓慢的爬升。走着走着脚下的土路中时隐时现地出现了一条石板路,由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石块拼凑而成的石板路。它不是连续的,是断断续续时有时无的,每隔几十米就会在路上出现两三级台阶,水泥和砖头砌成的台阶。

这条路应该就是指路牌上写的登山步道了,只是现在它并不那么整齐正规清晰好认。不过它的这种状态似乎也不是因为这几年景区荒废造成的,更像是当初修建时故意弄成这样的。不知是为了什么,总之是让人顺着它走吧有些不连贯,不舒服;不顺着它走吧又有些漫无目的,不知道该循着什么方向前进。

于是我学着走在我身前许多队友的样子,在这条时隐时现的石板路旁边的土路上行走,这就相当于把这条老旧的登山步道当成了行进过程中的参照物,同时又可以不用走几步就迈几节台阶。

在土路上行走了十几分钟之后我们就离开了景区的入口处,同时也等于离开了那处村庄。四周围渐渐地什么房屋和建筑物都看不到了,我们好像彻底地走入了一片开阔的荒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