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建安七年过去了(2 / 2)
甚至于靠着甲胄兵器的优势,刘备麾下的将领也一个个猛地不像话。许褚和典韦两个人联手,打不赢关羽麾下刘璝、刘磐、王威三人。
不是武艺不如他们,实在是这三人仗着甲胄强力,全都是以命搏命的打法,许褚和典韦两个人根本没法打。
“这都是怎么了?”曹操忽然开口,打破了议事厅内的沉默。
所有人都看向了曹操,此时曹操脸上却挂着笑容。
“这是好事儿,让吾等认清了差距。”曹操脸上笑容不减:“至少咱们知道差距在哪里了,就知道该如何弥补。同时也给咱们提了个醒,之后的作战尽量避免跟刘备军野地浪战。”
这话说得虽然漂亮,但在场都不是傻子,知道曹操是为了提振士气才这么说的。
就这一战的情况来看,至少要弥补装备上的差距之后,才能在肉搏战中跟刘备军较量一二。只能说能打,但还是输多赢少的局面。
这就造成了一个结果,短时间内曹操军是没有办法攻打刘备势力的。只能被动防守,这样在战略上,直接就陷入了被动。
刘备想打就打,想停就停。而他们只能被动防守,而且这个状况不知道要持续多久。若是三年两年还说,可若是拖得久了,那还防守的住吗?
曹操深吸一口气道:“咱们的军备生产,在数量上是没有问题,就是质量上不如刘备军,诸君可有什么好的办法?”
这问的所有人都有些面面相觑,在场的都没有精通此道的人。最后曹操把目光投向了刘晔。
刘晔注意到曹操的目光,有些无奈,开口说道:“应该是冶炼配方的问题,其实单就质量来说,咱们也能做到。问题是成都那边的产量太高了。同样的质量,咱们的大匠也能做出来,可是想要给士卒们用,那太难了。”
“属下在战场上观察了一下,刘备军几乎个个披甲,虽然大量的都是布甲、棉甲、但是铁甲的披甲率也超过了三成。”
“从产量来讲,咱们也能勉强做到,可是质量根本跟不上。除非能搞清楚,成都那边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自从刘备崛起之后,刘晔在曹操实力已经有些边缘化了。平日里基本上跟个吉祥物差不多,开会的时候就是旁听,回去了就是完成分内的工作。
今天若不是提到了技术问题,恐怕曹操也不会问刘晔。
也因此,刘晔虽然有些想法但是并没有明说,而是建议曹操从成都想办法。之前不是有情报显示,刘备军的兵装生产中心是在成都吗?让死士去看看能不能偷回来一些技术资料。
曹操听完刘晔的话之后,又看向程昱。
程昱皱眉说道:“成都的兵装生产中心,咱们一直在想办法渗透,但是一点儿机会都没有,审查的很是严格。别说是进去接触到核心机密了,就是进去当力工都要审查三代。”
“是否可以收买?”曹操又问道。
程昱摇摇头:“还没有试过,主要是怕暴露了在成都的探子。要不然专门派人过去,接触试试看?”
“利诱不行,还能威逼,只要拿到东西就行。”
程昱说完,田丰开口加入了讨论:“有一句话说得对,打铁还需自身硬。除了从成都想办法之外,咱们还得自己努努力。以属下看,咱们不如也学那刘德安,抬高匠人的地位。”
“经过这一战恐怕不光是咱们,全天下都会开始重视匠人的作用了。”沮授在一旁幽幽开口。
这话让曹操下定了决心,做两手准备,一是去成都看看能不能搞到技术资料,另外则是提高匠人地位,加大对技术发展的投入。
远在洛阳的杨彪此时跟曹操产生了类似的想法,那就是重视匠人的作用,重视匠人的能力。
跟曹操不一样的是,洛阳并没有出城跟张飞野战,而是依托洛阳高大的城墙死守。一开始效果还不错,但是从昨天开始一切都不一样了。
张飞整整派出来了一百五十架投石机,仅仅投射了三轮,就把洛阳守军给砸蒙了,要不是朱睿反应的快,城门差点儿都被关索和马超两人给拿下来了。
倒不是不想继续投射,而是石块不够了。张飞见到了投石机的巨大作用之后,立刻要求搜集石头,下一次至少要能支撑十轮的投射才行。
军中负责后勤的辅兵不是在整石头,就是在搓麻绳。
洛阳城墙上,朱睿和卢韬两个人正在四处巡视,朱睿的目光一直留在城下的投石机上。
“这些投石机,必须要破坏,这一次张飞是准备不足,下一次若是十轮齐射,咱们还能守住吗?”朱睿说的很是认真。
卢韬听到这话,立刻道:“你该不会是想说让某夜里出城去破坏这些投石机吧?”
朱睿揉了揉眉心,他觉得奇怪,卢韬最近怎么越来越聪明了。
“怎么可能,只是说一说某得看法而已。”朱睿摆摆手。
卢韬却沉吟了一下说道:“其实某去也是合适的。”
朱睿站定,有些好奇的看着卢韬:“你愿意?”
“不破坏的话,洛阳城坚持不了几天的。”卢韬耸耸肩。
朱睿像是第一次认识卢韬一样,注视着卢韬,久久不言。
卢韬一摊手道:“你别这么看老子啊,不管怎么说,老子是大汉将军!”
“也对。”
十一月二十,卢韬率领三千精锐骑兵,趁着夜色突袭了宛城下的投石机。但是被巡视的关索、关兴二人发现,带人前往狙击。
最终卢韬只破坏了三成投石机,带着不到八百人逃回了洛阳。
关索、关兴二人衔尾追击,但是被接应卢韬的朱睿,用箭雨逼了回去。
二十一日,长安颁布《关于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实业的若干建议》,并且明发天下。
为此,刘平专门在丞相府理所。
第一任所长就是郑通。从品级上来说,这个所长跟郑通之前的长安商业司主事是一样的,但明眼人都清楚,这是入了丞相府的编制,到了外面天然就会高一级。
郑通自然是极为满意的,因此做事也很是勤恳。陈家要开的纺织作坊、韩家要开的面粉厂,以及九十七坊几个小商人要联合一起开陶瓷厂的事儿,他都是亲自盯着的。
为此他还写了条子申请把老王头也拉进了民投所。
老王头从一个九品的末流小官,直接连升三级,成了从七品的民投所员外郎,那更是非常积极。
十一月底,成都的赈灾事务接近尾声。刘德然汇报了地震造成的的损失,几乎相当于把成都一年的产出给赔进去了。
好在赈灾干得不错,没有产生什么次生灾害。
十二月初一,刘平在长安鸿胪寺见到了顿逊来的代表,也就是公孙越的代表。
是一个年轻人,公孙越的二儿子,公孙寻。
公孙寻这一次过来,一是为了向刘备臣服,愿意成为大汉的附属国,二是作为质子留在长安。
如今长安已经有不少质子了。
武国王家的老三、秦国段家的老二,还有更南边,顿逊还往南的一些海上小国都为了表示臣服,送来了质子。
加上公孙寻,已经达到了八名。
刘平其实有些恶趣味,想让刘备收这些人为义子。但是刘备觉得太离谱了,并不愿意,这让刘平多少有些遗憾。
没能在大汉搞出一个质子团出来。
将公孙寻扔给刘备去处理,刘平专门派了一个人去顿逊。主要是告诉公孙越,顿逊可以成为大汉附属国,但是大汉要在顿逊建港口,港口属于大汉租借的顿逊土地,租期是九十九年,到期之后大汉可以无条件续租。
同时刘平还玩了一个小花招,用“中国”两个字替代了大汉。在这个时候,“中国”就是跟大汉指代的都是一个地方,倒也没人觉得有什么奇怪的。
事实上,南边那些蕞尔小国、岛国,跟大汉的往来文书上,基本上刘平都用中国指代的。
就为了日后我华夏可以拿着史书跟全世界说上一句,自古以来。
搞定了顿逊的事情之后,今年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大事情了。这个月还会有地方的各种数据汇总过来,但基本上都是看一下,然后对各地政策、目标进行一些调整就行。
工作量不大,也不值得说道。
时间流逝,建安七年,走到了尾声。
就在建安八年的第一天,刘平在长安城遇到了一个有意思的年轻人。
正是大雪纷飞的时候,刘平在家里闲着没事儿,出来随便找了一个酒楼消磨时光,结果就看到徐干领着一个年轻人走了进来。
那年轻人操着汝南的口音,应该是第一次来长安。看两人相谈甚欢的模样,应该是关系不错的样子。
刘平也不是故意偷听,主要是两桌就隔着一个屏风,他想听不见都不行。跟徐干一起来的年轻人,表字是德琏,具体叫什么就不知道了。
但是这“德琏”的话引起了刘平的注意。这德琏在写一本书,是关于历代名物制度、风俗、传闻考证为主的书籍。
听了两人聊了一会儿之后,刘平对这位“德琏”很是欣赏,才学不比徐干差,而且见识广博,很是优秀,适合拿来给自己当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