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互相算计(2 / 2)
目的很简单,希望刘备搭把手,解救一下他们兄弟。
“等会儿。”刘平听到这忍不住了:“袁谭兄弟在曹操那里过得还不错吧?某记得,他们兄弟,好歹都在各地做太守呢。”
是的,曹操在吃下了袁绍、袁术兄弟的底盘之后,对袁绍留在河北的子嗣并没有太过苛责。甚至在前些年还给他们授官,在各地做上了太守。
“还不是因为袁本初又跑回来了啊。”贾诩解释道:“曹操那边在收到了袁绍在交州的作为之后,立刻对袁谭等人加以限制。”
“所以他们觉得自身危险,袁绍又在交州鞭长莫及,所以想要求助大王?”刘平这一下想明白了。
“没错。”贾诩点头:“吾等得知了消息之后,又经过了确认,且跟袁谭等人取得了联系。大王的意思是让吾等商量一下,该如何从中谋划一二。”
“原来如此。”刘平明白过来,又道:“那就等文若过来吧。先说一说袁家兄弟现在是什么情况。”
“老大袁谭在南皮,老二袁熙在北海,老三袁尚在下邳。”
袁谭作为袁绍的长子,能力还是有的,做一地太守肯定是没问题。只不过他不得袁绍喜欢,跟老三的关系也不好。老二袁熙跟袁谭的情况差不多,但是他这个人比较念兄弟之情,因此跟大哥和三弟的关系还不错。
只不过袁熙军事能力一般,好在为人敦厚,至少袁绍不讨厌他。
老三袁尚就不一样了,袁绍对他极为喜欢。袁尚这个人长相英俊,武艺高强,行事作风很像袁绍。还有一点就是,袁绍在袁尚身上,看到了袁基的影子。袁绍就像当年的袁基那样,在同辈人中犹如鹤立鸡群一般。
也正因此,袁绍从一开始就计划着让袁尚做自己的继承人。只不过还没有这一茬呢,他就被曹操给坑了,跟着袁术两人跑去了益州玩海岛奇兵。
除了这三人之外,还有老四袁买、老五袁胤。但这两个人在袁绍兵败的时候还年幼,如今虽然长大成人,但并没有出来做官,而是跟在了老二袁熙跟前
曹操坑了袁绍的主力之后,一开始是打算直接攻打袁家兄弟的。程昱更是进言,这三兄弟留着没用,直接杀了更好。
还是田丰、沮授等人求情,有陈说利害,才让曹操放了他们一马。主要还是两人说动了曹操,留这三兄弟一命,可以彰显曹操仁德,便于他更快的吸收袁绍的地盘。
也是因为这两个人的劝说,袁家三兄弟并没有做太多的抵抗就投降了曹操。既然投降了,曹操自然也不会动杀心,就一直软禁着三人。
直到确定袁绍跑去了夷州之后,曹操才逐渐放开了对他们的限制。主要是这三人表现的也很合曹操的心意。后来更是给他们授官,让他们为自己的事业出力。
这里面曹操更多的是考虑到袁家在河北、中原地区那恐怖的影响力。事实上,袁家三兄弟被授官之后,曹操立刻就收获了大量人才的投靠,地方上也快速稳定了下来。
这就是袁家的力量。
众人正说着的时候,荀彧赶了过来。他先是告罪一声,最后坐在了李儒旁边,道:“今日所为何事?”
刘平示意诸葛亮把事情说一下,荀彧听完之后道:“吾等可以去拿徐州。”
“说说看。”刘平没有急智,他刚才只想着可以让袁家兄弟给自己打配合,具体如何操作还在思考呢。没想到荀彧只是听完了诸葛亮的复述,就立刻有了想法。
他又看向了其他人,发现李儒、贾诩、诸葛亮、司马懿四人都没有觉得意外。而马良和蒋琬两个人跟自己一样,都一脸好奇的等着荀彧的解释。
“唉,像我这么单纯的还有两个,吾道不孤啊。”刘平在心里嘟囔了一句。
“南皮、北海太远,吾等鞭长莫及。下邳就在徐州,倒是可以谋划一二。”荀彧直言道:“且袁家三兄弟里面,袁谭莽撞,袁熙柔弱,只有袁尚有乃父之风,可堪一用。”
贾诩颇为认可的点点头道:“某也是这个意思,但具体该如何施为,还要跟诸位好好商议一番。”
要商议的点其实就那些。什么时候做,怎么做,谁去做,给袁家兄弟许诺什么好处。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找上门的是袁谭,袁熙和袁尚两人怎么想的还不确定呢,还得派人去联络袁尚、袁熙两兄弟。
再一个,如果以袁尚为主,那袁熙还好说,就在北海距离下邳并不算太远。在南皮的袁谭就比较麻烦了,在河北(指黄河以北)呢。
众人正在商量的时候,刘平基本上就是听着,这种具体的计划,他有点插不上话。不过他也不是全然当个听众,他也有个角度刁钻的想法,那就是要把这事儿,告诉袁绍。
他的想法很简单,他们能研究着借助袁家兄弟在曹操后院搞事情,难保曹操等人不会用同样的手段。虽然不知道曹操会怎么做,但是可以跟袁绍交好,先保证交州的安稳嘛。
这话得到了众人的认可,也觉得可以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