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这一切的导火索(2 / 2)
“一大爷,他不是只拿老阎家的好处。”
他的语气沉稳,却句句如利刃划破沉寂。
“还记得年前发煤球的时候吗?院里谁家多拿了,谁家少了,那些数目,一大爷说是随机,其实……他早就安排好了。”
“真的假的?我们家那次就分得少,孩子那阵还病着呢!”
“我娘那会儿还拿着拐杖特地去找他说情,他就回了一句‘不按规矩来’!”
“你们说这老家伙到底拿了多少?”
何雨柱静静看着这些熟悉的脸孔,一张张眼中怒火熊熊,终于知道,这座院子不是没眼睛,只是眼睛习惯了闭着,如今有人掀了眼皮,光线透进来了,自然藏不了脏。
“他还让马二婶家的儿子顶替了灶房的活儿,那孩子连菜都不会切,但马二婶送了一筐白面馍,一大爷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说‘年轻人得锻炼’。”
“我说那小子怎么能进厨房……一进就坏了我家一口锅!”
“这哪是锻炼啊,这就是走后门!”
人们议论声此起彼伏,像一场早该爆发的雷雨,终于撕破了沉默的夜。
这时,许大茂悄悄从阴影中靠近,压低声音道:“柱子,你说得越多,我越佩服你胆子大。可你知不知道,这风向一变,说不定哪天你也得落个‘捣乱分子’的名头。”
“我怕?”何雨柱头也不回,语气冷如冰刃,“他能收好处,我就不能说实话?要是连话都不让人说,那这院子还活个屁。”
许大茂笑而不语,转身融入黑暗中,他的身影斜斜拉长,在墙角像一根被风吹歪的稻草,似乎随时准备倒下,又似乎正寻找新的方向。
第二天清晨,何雨柱在灶房煮面的时候,听见院子一角几个大爷正悄声议论:
“你说这事要是真的,一大爷可就真坐不稳了。”
“他年年要人送节礼,我老伴还说是院规,现在听来,全是他自已定的!”
“这人要是坏,岁数再大也白活了。”
听着这些话,何雨柱不语,低头撩开锅盖,热气扑在他脸上,蒸得他眼睛一片模糊。可他知道,那不是雾,是光——是他点燃的火,终于烧到了墙的另一面。接下来,他要做的,是继续撒柴,引火入室,把那一层层伪装全烧个干净。
清晨的四合院,在薄雾尚未散尽时已经悄然骚动起来了。
柴门开合声此起彼伏,锅灶升起缕缕炊烟。几个老人拎着搪瓷水壶,在水井旁一边排队打水,一边悄声议论着最近的事。那些日子,关于一大爷的传闻,几乎成了饭前必备的话题,像咸菜一样,谁都想尝两口。
何雨柱就坐在灶房门口,腿上摊着一张报纸,眼神却并未落在那些黑白字上。他的思绪早已在昨夜的热议里沉浮不止。那些话像火苗,窜得又快又猛,他知道,要彻底将一大爷从那“老实人模子”里拖出来,还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