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他不愿再将新产品交给他们(2 / 2)
大力发展制造业,是强国的重要途径,将人民完全束缚在土地上,绝不是他所希望看到的情况。
他已经着手将新建的多个养殖场和工坊进行“全职化”,因此在获得第四版的人力资源数据后,他又准备将工匠作坊系统悉数整合,但事情并没有之前那么简单。
在农家的帮助下,互助会社的预期收入非常可观,一年两熟的粮食,加上时间安排紧凑的多季蔬菜,还有桑麻、药草等经济作物,一旦成型,周地农夫的收入将数十倍于过去。
农家弟子深入民间,指导各种种植技术的同时,对这样的前景进行潜移默化的宣传,民众对此深信不疑。这对朱樉的执政基础极为有利,他的声望也越来越高,从这个角度来看,还是一件大好事。
然而,这样一来,朱樉在工坊和养殖场的人员招募上遇到了困难,大家都看到了成为农夫的好处,即使是那些熟练的工匠,也更愿意跟随农家学习耕种而不是回到自己的老本行。
朱樉如果以徭役的名义让他们在农闲时期做些工作倒也没什么,但现在要让他们完全离开田地专门成为工匠,这就不情愿了。
朱樉没想到熬过冬天后竟然会面临这样的困境,在高度自由的环境中长大的他当然也不愿意去强制改变民众的选择,因此只好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的待遇。
但偏偏他现在手里没有更多的资源来兑现自己所承诺的条件。
目前,养殖场的规模尚属微小,主要依靠妇女劳动力,尚能勉强维持,特别是那些家中缺乏壮年劳动力的家庭,对此表现出极高的热情。
然而,众多工坊的需求则难以轻易满足,这些工作需要强壮的劳动力才能完成,而耕作仍然是他们的首选。
因此,众多工坊陷入了停滞状态,不仅包括高式子和泰杉的作坊,甚至他投入大量心血建立的玻璃工坊。
目前,这些工坊仅处于半停工状态,其运行效率远未达到他设计的最大潜力的百分之一。他现在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资金短缺的艰难。
经过多次交流,他逐渐意识到那五家亚普商铺无法支撑他的财富计划,尽管现在已经有了一些玻璃制品,但在经历了上次被高价收购的教训后,他不愿再将新产品交给他们。
然而,周地缺乏其他商人,除了背负的十万金巨额债务,周王室的财政也开始枯竭,如果没有额外的收入,他甚至无法满足姬研的最低要求。
正当他忧心忡忡之际,久未露面的吕布威突然出现在他的家中。
尽管他担任天官冢宰已有数月,但他仍然居住在原来的住所,姬研曾让他随意选择城中的空置住宅。
然而,经过翻修的老宅已经让他非常习惯,更换住所意味着又要一番折腾,不仅没有必要,还会分散他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他将此事搁置一旁。
不仅是他,武清等四人,尽管现在的地位相当于下大夫,也都居住在自己的祖宅,没有心思更换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