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打,只能去打!(2 / 2)
杨溥反驳道:“杨大人太过谨慎了。奥斯曼帝国对我大明虎视眈眈,若不主动出击,等他们羽翼丰满,我们将更加被动。”
“至于其他国家的干涉,我们可以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我们大明国力强盛,有足够的实力应对各种挑战。”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和不满,认为杨士奇的想法过于保守。
杨荣也说道:“是啊,杨大人。如今我大明国力强盛,有足够的实力应对各种挑战。我们不能因为害怕战争而放弃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
“战争虽然会带来一些损失,但从长远来看,对国家的发展是有利的。”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和决心,支持杨溥的观点。
杨士奇依然坚持自已的观点,他说道:“两位大人,我并非害怕战争。只是我们应该权衡利弊,寻找一个更加稳妥的解决方案。”
“我们可以先通过外交手段与奥斯曼帝国进行谈判,表明我们的立场和态度,争取和平解决问题。”
“若谈判无果,再考虑用兵也不迟。这样既能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和损失,又能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
他的声音平和而沉稳,试图说服杨溥和杨荣。
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争论得十分激烈。
殿中的气氛也变得紧张起来,仿佛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朱允熥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争论,心中也在思考着。
他知道,这场争论关乎着大明的未来和命运,必须做出一个明智的决策。
过了一会儿,朱允熥抬手示意大臣们安静下来,他说道:“诸位爱卿,你们的意见我都听明白了。”
“杨溥和杨荣爱卿主张主动出击,杨士奇爱卿主张先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各有各的道理。”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但我认为,我们不能一味地妥协和退让。奥斯曼帝国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若我们不采取强硬措施,他们只会得寸进尺。”
“因此,我的决定不变,等帖木儿地区稳定以后,便对奥斯曼帝国用兵。”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不容置疑。
杨士奇还想再劝,朱允熥摆了摆手,说道:“杨爱卿,我知道你是为了国家和百姓着想。”
“但有时候,战争也是维护和平的一种手段。”
“我们要让奥斯曼帝国知道,我大明的尊严不容侵犯,任何企图侵犯我大明利益的国家,都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杨士奇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陛下圣明,臣遵旨。”
朱允熥点了点头,说道:“好。接下来,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一方面,要加强对帖木儿地区的治理,确保该地区的稳定。”
“另一方面,要秘密调集军队,做好战争的准备。同时,也要通过外交手段,争取其他国家的支持和中立。”
“杨溥,你负责军事方面的准备工作;杨荣,你负责外交方面的事务;杨士奇,你协助我处理政务,确保国内的稳定。”
大臣们纷纷领命,表示会按照朱允熥的指示行事。
一场关于是否对奥斯曼帝国用兵的争论暂时告一段落,但大明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朱允熥深知,未来的道路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他有信心带领大明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印度帝国的王宫内,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
上一个重要关口被大明军队再次攻破的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王宫内炸开了锅。
国王端坐在王座上,他的脸色阴沉得如同即将下雨的乌云,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
他紧握着王座的扶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可恶!大明军队竟然如此嚣张,又一次攻破了我们的关口!”
国王怒吼道,声音在空旷的宫殿内回荡。
一众将军们站在下方,个个低着头,脸上满是羞愧和自责。
他们的铠甲不再闪耀着往日的光芒,仿佛也在为这次的失败而黯然失色。
在文臣们的注视下,将军们感觉自已如同被放在火上烤一般,抬不起头来。
一位文臣上前一步,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如今局势危急,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与大明帝国和解?这样或许能避免更多的损失。”
他的声音有些颤抖,显然是害怕触怒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