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态度转变(2 / 2)
燕如烟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所以我们要先发制人。明日早朝,必有一场硬仗要打。\"
次日清晨,朝堂之上,气氛与往日截然不同。往日里对燕如烟冷眼相待的官员们,此刻竟然纷纷向她投来赞许的目光,有些甚至主动上前寒暄。
\"燕大人,下官有个改进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一位年轻的官员恭敬地问道。
燕如烟微微一笑,\"但说无妨。\"
那官员顿时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地讲起了自己的想法。燕如烟认真聆听,不时点头表示赞同。她的读心术让她能够分辨出,这位官员虽有些功名心,但所提建议确实是出于公心。
\"大人所言极是!\"燕如烟真诚地说道,\"这个建议很有价值,我会认真考虑。\"
年轻官员顿时喜形于色,连连称谢。
就在此时,又有一位官员走上前来,恭敬地拱手道:\"燕大人,下官也有一策,不知可否一听?\"
燕如烟点头示意他继续。这位官员开始侃侃而谈,表面上是在提建议,实则字字句句都暗藏机关,若是燕如烟不加辨别就采纳,必定会陷入被动。
燕如烟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待那官员说完,她不慌不忙地回应道:\"大人此言确有道理,不过还需斟酌。若按此法行事,恐怕会导致民怨沸腾,反而适得其反。\"
那官员脸色微变,显然没想到燕如烟能一眼看穿他的用意。他强笑道:\"燕大人见解独到,下官受教了。\"
朝堂上的气氛热烈非常,与之前剑拔弩张的氛围形成鲜明对比。官员们纷纷站出来表达对改革的支持,甚至主动提出改进建议。燕如烟一一应对,或采纳,或婉拒,展现出其卓越的领导才能。
皇帝坐在龙椅上,看着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既欣赏燕如烟的才能,又隐隐担忧她的影响力过大。
朝会结束后,燕如烟正准备离去,却被皇帝叫住。
\"燕爱卿留步。\"皇帝的声音传来,\"朕还有事要与你商议。\"
燕如烟停下脚步,恭敬地转身行礼。
皇帝挥退了左右侍从,只留下燕如烟一人。\"今日朝会,朕看在眼里。你确实有治国之才,朝臣们对你的改革也多有支持。\"
\"陛下过奖了。\"燕如烟谦虚地说道,\"这都是因为前线告捷,士气大振的缘故。\"
皇帝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但随即又浮现出一丝忧虑。\"不过,朕也注意到,有些官员的建议别有用心。你要小心应对,不要落入他们的圈套。\"
燕如烟心中一动,没想到皇帝竟也看出了这一点。\"陛下明察秋毫,臣会谨慎行事。\"
皇帝满意地点了点头,\"好了,你先退下吧。记住,改革之事事关重大,一定要稳妥为上。\"
\"臣遵旨。\"燕如烟恭敬地行礼,退出了大殿。
走出皇宫,燕如烟发现张清风已在宫门外等候。
\"大人,有消息了。\"张清风低声道,\"李玄璋确实在暗中活动,他似乎正在策划新的阴谋。\"
燕如烟眉头微皱,\"说详细些。\"
\"据我所知,李玄璋已经联系了几位边境将领,似乎在谋划什么大动作。\"张清风神色凝重,\"而且,他还在民间散布谣言,说您的改革会导致百姓流离失所,试图煽动民怨。\"
燕如烟冷笑一声,\"这些伎俩,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她沉思片刻,\"不过,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你继续密切关注李玄璋的动向,一有异常,立即报告。\"
\"是,大人。\"张清风应道,随即又压低声音,\"大人,我还查到一件事。李玄璋似乎与邻国有所勾结,他可能是内奸。\"
燕如烟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证据呢?\"
\"还不够确凿,但有迹象表明,前线战事的情报可能是他泄露给邻国的。\"张清风低声道。
燕如烟眼中寒光一闪,\"继续调查,一定要找到确凿证据。若他真是内奸,我定不会轻饶!\"
正说着,一名小太监匆匆跑来,\"燕大人,不好了!有人在城中散布谣言,说您的改革会导致百姓失去土地,民怨沸腾啊!\"
燕如烟面色不变,\"无妨,谣言止于智者。我们的改革方案经得起检验,百姓自会明辨是非。\"
她转向张清风,\"传我命令,加强城中巡逻,严查散布谣言者。同时,派人向百姓解释改革的真正意图,让他们明白,我们是为了他们的福祉。\"
\"是,大人。\"张清风领命而去。
燕如烟独自站在宫门外,望着远处的城市轮廓,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前方的路还很长,阻力也很大,但她从不畏惧挑战。
\"李玄璋,你想玩,我奉陪到底。\"她轻声自语,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名信使飞奔而来,神色慌张。
\"燕大人!紧急军报!\"信使翻身下马,递上一封火漆封印的信函,\"邻国不甘失败,再次集结大军,准备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
燕如烟接过军报,迅速拆开阅读。随着她的阅读,脸色逐渐变得凝重起来。
\"情况比我想象的还要严重。\"她低声道,眼中闪过一丝忧虑,\"邻国不仅准备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还在我国内部策反,试图从内部瓦解我们的抵抗力量。\"
她抬头看向远方,眼神坚定而锐利。新的挑战已经来临,而她,已经做好了迎接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