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小说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第266章 引进欧洲毛纺织业的希望

第266章 引进欧洲毛纺织业的希望(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多谢老师提醒,我会向董事会强调这件事的。”

李国助颇有深意地一笑,

“而且我们会在和平发展的前提下,讨论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应对之策的。”

“但愿你们真的能想出有效的办法吧。”廉司南悠悠地道。

“老师,英国有来永明城开设商馆的打算吗?”李国助突然问道。

廉司南没有立即回答,沉默片刻后,说道:

“考克斯曾召开会议讨论过这个问题,结论是暂时不具备这个条件,”

“因为平户英国商馆的人手实在是太少了,”

“为此我们不得不雇佣一些日本人才能维持正常经营,”

“实在是没有多余的人再派驻到这里的商馆了。”

“考克斯也一直在向英国东印度公司总部申请更多的人过来,”

“但就像他之前的许多提议一样,总部的反应依然冷淡。”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突然话锋一转,

“不过你想要的钟表、毛纺、机械等方面的人才,”

“考克斯这几年一直在通过其他渠道帮你寻找,”

“比如我们在亚齐、万丹、望加锡等地的商馆,都可能有一些自由商人,”

“去年我去北大年的时候,就遇到过一个英格兰毛呢商人,曾表示过对永明城的兴趣。”

“考克斯这次去南洋,说不定就会把他拉到永明城来。”

“那真是太好了!”李国助欣喜地说道。

他一心想从欧洲引进毛纺织技术也是无奈之举。

明朝并非没有毛纺织业,可惜在整个产业链上都落后于同时期的欧洲。

原料获取及种类方面,

明朝毛纺织业的原料主要源于国内畜牧业的羊毛,

部分地区用羊绒,多为常见羊毛类型,

原料获取受地域及羊种等因素影响,种类相对集中。

欧洲畜牧业发达,英国、西班牙等地产出优质羊毛,

且原料种类更多,除常见羊毛外还涉及山羊绒、驼毛等。

生产工艺方面,

明朝普遍采用手工纺纱、织布工艺,依赖人力操作,

虽有特色织物组织与简单提花工艺,但效率低、创新慢。

染色用天然植物染料,色彩丰富度和牢度有限。

欧洲有技术革新,如水力漂洗坊、脚踏织机应用,提升了效率。

染色在探索新染料及工艺科学性上有进展,色彩更绚丽。

产品风格与用途方面,

明朝风格具中式传统图案,体现东方审美,注重厚实耐用,

多用于御寒衣物、生活用品,主要在国内流通,出口占比低。

欧洲风格带宗教、地域特色,多样化,轻薄厚重皆有,

用于服装及室内装饰,贸易频繁且随新航路开辟向世界输出。

产业规模与组织形式方面,

明朝多家庭作坊,分散且规模小,分工不够细致,工匠参与多环节工作。

欧洲形成集中的毛纺织业中心,产业链完整,

行会组织发挥作用,出现手工工场等资本主义萌芽形式。

所以要想毛纺织业成为南海边地公司的一大财源,就必须学习欧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