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灭金伐宋,将北伐进行到底 > 第580章 往日豪杰今日贼

第580章 往日豪杰今日贼(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580章往日豪杰今日贼

东平府,梁山泊。

因为这些年黄河跟吃了春药一般来回改道,对于地方水系的摧残程度难以用言语来形容,甚至再过些年天下四渎之一的济水就会被黄河所吞并,更别说区区梁山泊了。

此时曾经的八百里水泊梁山已经急剧缩水到了一半,就连原本在水泊中的梁山也从湖中岛变成了干涸湖床上耸立的山丘。

至于梁山泊缩小的原因,那就更简单了。

梁山泊北面是北清河,也就是济水,过济南向东北入海。南边是南清河,与黄河岔道汇合之后,流入原本泗水的河道,汇聚到淮河入海。

东边则是汶水,也是唯一流入梁山泊的大河。

抽的水比放的水多,梁山泊不缩水就见鬼了。

当然,对于普通渔民百姓来说,这些事情都过于长远了一些,他们除了觉得日子一天比一天难捱,鱼获一日比一日少之外,并没有多余感触。

最起码对于普通渔民赵胜来说,他发愁的是天平军官家的渔税又涨了,需要缴三成的鱼获。

这期间自然有人钻空子。

前一个月,就有人用网子将鱼获拖在船底,想要浑水摸鱼,却依旧被渔头发现,捉到了天平军的官人面前。

天平军的官人直接判了斩立决,现在那唤作史老三渔人脑袋还在鱼市旗杆上挂着呢!

而经历过这一遭,天平军官人又有了新的道理。

原本按照鱼获三成收税,乃是官人们心善,却没想到有刁民用各种各样办法来逃税,不管是不成的。

以后渔民每次出海,不管打了多少,都要上交八十斤的鱼获!

这下子,梁山泊的渔民们瞬间有了沸反盈天之态。

税收太高了,就差二十斤就到宋徽宗时期西城所的税收了。

当时宋江与张荣就先后反了,你让如今的渔民们如何忍耐

然而此时与宋国又有些不同。

天平军原本就是农民起义军出身,对这种情况太熟了,见到渔民们有聚集闹事之态,立即又杀了几人,将即将发生的起事强行压了下去。

人总是要继续凑凑合合活下去的,如同赵胜这般普通老百姓没有其他手艺,只有一条破船,一张破网,也只能想办法凑足鱼获了。

为此,赵胜不得不冒险驾船来到梁山泊南侧,南清河口左近,也就是济州境内,想要碰碰运气。

这里也不是个善地,这年头,但凡有点好处的地方,全都是有主的,地方豪强也是有自己的航运与渔船的,他们在湖上遇到赵胜这种走单帮的,没准就要请他吃走馄饨或者板刀面了。

车船店脚牙,无罪就该杀嘛。

然而令赵胜有些惊奇的是,今日南清河口竟然没有任何渔船,只有他一人罢了。

这就令人喜出望外了。

如此想着,赵胜急忙忙的寻找起鱼群的踪迹来,然而不知道是因为过渡捕捞还是单纯的运气不好,他扔了两次网之后,只捞起小鱼两三条,连个晚饭都不够。

正当赵胜想要再接再厉之时,他却听到岸上马蹄声隆隆,转头望去,却只见长烟如柱,旌旗猎猎,不知道多少战马正在狂奔向北。

赵胜目瞪口呆之余,却猛然发现,南清河口处,驶出了许多大船,虽然都是商船模样,但是金鼓隆隆,旗帜招展,似乎也是军队。

金贼!

赵胜立即摇着船,向西而去,躲开那些大型舰船的行进方向。

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要回去报信,最起码让天平军的官人们做些准备。

然而赵胜脑中却突兀想起那颗被挂在旗杆上的干瘪头颅来,他又不想去报信了。

这却并不是想要让金军推翻天平军的统治,赵胜并没有这么长远的想法,而是他不知道给天平军报信又有什么好处。

在金国治下活得不好,在天平军治下活得也不好。

既然如此,他费这个劲干嘛

如此想着,赵胜摇着桨,换了个地方继续捕鱼。

睁眼就有八十斤鱼获的租子,不得不拼尽全力。

这虽然对于赵胜来说是一件小事,但若是天平军治下百姓都这么想的话,那就是天大的事情了。

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最先感受到变化的,自然是率领武安军长途奔袭的总管高景山了。

作为金军的高级军官,又在徐州坐蜡许久,高景山自然是知道当日的威毅军遭遇了什么。

石盏斜也不是废物,但他依旧被天平军砍瓜切菜般干掉了,许多人都觉得是因为天平军过于惊人。

但经历过许多大战的老将高景山却不这么想。

威毅军如此迅速的失败是因为整个东平府都在攻打他们,无论起义军、豪强还是百姓都要跟金军拼命。

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大到正面组织兵马冲杀,偷袭焚烧粮草,小到在道路上挖坑,拔路牌填水井,都有人干。

所有人都只有一个想法。

把金贼撵出去!

石盏斜也也就万把兵马,如何能应对这么多人的进攻

你把金国开国时候的名师大将找来也得抓瞎。

原本高景山还担心会遭遇石盏斜也的覆辙,然而纥石烈良弼却将军略说的很清楚。

一来,天平军的主力现在都去攻打河北大名府了,一时间回不来,东平府异常空虚。

二来,不管天平军有多少手段,都是需要时间与人手来组织的,只要高景山足够快,天平军根本来不及的。

三来,天平军已经从打天下到坐天下了,尤其最近这一系列操作,百姓不可能如同过往一般支持耿京。

而且,纥石烈良弼还向高景山保证,只要他能打出一两个胜仗来,到时东平府自然会有大变。

即便高景山对这位比自己小上许多岁的当朝左相十分信任,甚至有些畏服,但面对这种事关身家性命之事,还是慎之又慎。

一路上高景山都将心脏提到嗓子眼上,时时刻刻小心可能会遭遇的袭击。

然而高景山却没有想过事情会这么顺利。

武安军自徐州出发,沿着南清河一路向着西北奔袭,经沛县,过鱼台,越任城,抵达梁山泊之后,距离东平府的核心须城不过五十里时,竟然没有受到任何骚扰与抵抗。

这下子就算是一直充当刺头的高安仁也对纥石烈良弼有些服气。

话本中说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就是左相这种人吧。

在十月十三日,也就是刘淮攻下下邳的同一天,最先收到有金军自南而来消息的是汶阳守将孙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