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鄙视链(1 / 2)
“啊?为什么这么说?”
“你说房子的问题便是个疑点,看看它们,全都是16-17世纪左右时的设计,里外细节也是如此,可参谋长和团长说的是西班牙大流感夺走了这个小镇上大多数人的生命,但那是1918-1919年的事情了,已经进入20世纪,和这些建筑少说有几百年的相隔,难道你认为这里的居民在几百年里生活方式一点变化都没有吗?
当然,欧洲有不少小镇保存了很多几个世纪前的房屋,但在细节上是会随着时代变化的,不可能一直保持建成之初的样子。
但这里明显不是这个情况。
所以我认为,镇子灭亡的原因肯定不是流感造成的,时间对不上,流感爆发的时候这里至少已经荒废二三百年以上了。
还有这些遗留的生活器具,很像是‘克里奥尔人’的东西。”
项骜拿起地上的一个歪倒的茶缸看了看后说出了最后一句话。
“‘克里奥尔人’是什么?”余杭问。
“广义来说是父母均为西班牙或葡萄牙但永久定居在美洲特别是南美的白人,而在法属圭亚那则有另一重意思,既使用传统欧洲生活方式的人,不论白人还是黑人以及黄种人。
再后来他们在南美经过多代繁衍后已经形成了一支独立的种族,类似南非的‘布尔人’;而‘布尔人’也是白人,是以荷兰血统为主体,又在殖民期间融合了德国、法国移民的后起族群。
曼德拉之前的南非,就一直是布尔人掌权,他们也打造出了当时非洲唯一一个发达国家和工业国。
而‘克里奥尔人’没有独立建国也没有这些成绩,但依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
我的直觉告诉我,这条街里的亡魂之所以对外籍兵团这么恨之入骨,很有可能和镇子灭亡的真相有关。”项骜道。
“嘶——不会这里的居民都是法国人杀的吧?”
“说到点子上了,我猜测的方向也是这个。”
“那不对啊,殖民时代西方到处杀各地的土着人我知道,但你也说了,这里是‘克里奥尔人’建立的,也是白人,那怎么他们之间还自己杀自己呢?”
“抢地盘管你是什么人?而且你是以一个亚洲人的视角去看,感觉他们好像都是一类,但实际上白人内部的鄙视链一层压一层很严格的,而这种鄙视链的存在,就是大航海后为了争夺殖民地大打出手导致的,赢家地位高,输家地位便低。
比如地位最高的是盎格鲁撒克逊人,其次是日耳曼人,然后是凯尔特人,最后是斯拉夫人。
其中法国人就属于凯尔特白人,也是其中唯一一支能和头两个平等对话的,其余如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这些也属于凯尔特种群的南欧白人,都被前两者看不上。
比如说除了经常不被欧洲主流承认的斯拉夫人之外,西班牙裔白人在这个体系里就是最底层,一来因为血统复杂,在历史上还被阿拉伯人征服过,二来就是在一战结束之前奠定的殖民格局中,起了个大早赶了晚集的该国已经一败涂地,作为失败者,自然没地位;当时第一英国第二法国,第三是后起之秀的德国,所以这仨至今还是西欧强国的三大代表。
而在法属圭亚那彻底被法国控制之前这里还有别的国家的殖民者,以英国、荷兰、葡萄牙为主,是经过一番很血腥的争夺后,这些国家的军队都被法军击败了才有了现在的政治格局。
那些早期前者留下的平民部分融进了‘克里奥尔人’,因为来自于战败者,常被歧视,所以和当局摩擦不断。
接着这个镇子很有可能在那时候站在了某个风口浪尖上,而后面的推测,咱俩都已经说过了。”项骜道。
“呃,盎格鲁撒克逊我知道,好像‘五眼联盟’的成员都是这个人种。
那日耳曼人不就是德国人吗?他们自己能代表一个族系?”
“日耳曼人的核心是德国人但不只有德国人,德国的日耳曼人精确称呼的话应该叫‘德意志人’,其余的则包括奥地利、卢森堡、荷兰、挪威、丹麦、捷克等等,这些国家在历史上也被称为‘德语区’。
还有一些以文化为界定的地方,像弗里斯兰、哥特都是典型,比如德式教堂大多是哥特风格的。
另外,捷克语和荷兰语就与德语很像,你甚至可以把它们当成是德语的一种方言。
当然,捷克人从血统上并不是纯粹的日耳曼,他们在基因上和斯拉夫更近一些,但在文化上已经完全德国化了,所以通常也会被算入其中。”项骜道。
“看来真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国内国外都一样,要不是你科普,我都不知道西方内部还有这种鄙视链。”
“换个说法你就好理解了,在黄种人中也有类似的排序,其中华日韩这些东北亚的是顶层,东南亚中新、泰是中层,其余都是底层。”
“哈,这样讲我的确明白了,我确实看不上猴子!”
两人边说边走,走到此时已经进入镇子的腹地,不过距离镇中心尚有一段距离。
在已经能目视看到中心的广场雕像时,项骜举起拳头表示“有情况”,余杭见状收起胡侃的表情将FAAS端了起来向着四周警惕的瞄准起来。
片刻后他就明白前者为什么叫停步伐了,因为在雕像的附近,围着一大堆人,数量之多把广场都给站满了,而刚才没看见是因为唯独这块区域有一团雾气,外加一切都浸没在一片红光之下时所以看不真切,而现在走近了,便瞧了个清清楚楚。
只是类似雾气的东西是这些人身上蒸发出来的,由于数量多,每个一股聚集到一起才形成了如此大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