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回1978都市放牛 > 第266章 第一条生产线

第266章 第一条生产线(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江海一行在江宁待了两天和洪卫东、楚乔、苏璃聚了一次,听了一下几人的工作汇报。其实,人是需要交流和沟通的,时间长了不管不问,很可能让人觉得不被重视,边缘化了,很容易产生怨妇一样的情绪。尤其是那些这离家乡的人,会有被贬谪、发配的牢骚,这就需要高层不时的看望、关怀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定海神针,是万里长城,生逢其时多报知遇之恩,主动请缨乘长风破万里浪,为明主立不世之功。

江海手下的不少管理人员,从来没有经商和管理的经验,可是却干得风生水起。其实遇上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有位名人说,站在风口上,猪都可以飞起来。这个时代的万元户,其实都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江海作为一个重生者深谙御人之道,擅长用恩惠来驾驭身边的人,你为我卖命,我就给你想要的生活。这次来江宁,静怡特意给楚乔、苏璃在友谊商店花美元买了两套进口化妆品,给卫东买了一件进口t恤,钱虽花的不多,却感动的三人一塌糊涂。晚上大家聚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三人还感激涕零,大有士为知己者死的英雄气概。

在江宁待了一天,第二天静怡坐飞机回到杭城。

新学期开学到来了,静怡回到宿舍的时候,吴瑛、张秋菊、阿孜古丽、刘婉儿、曾慧琳五个人正聊的热火朝天。大家看到静怡进来了,都热情地和她打着招呼。阿孜古丽看着静怡手里提着的化妆品,笑着说:“正好我的香水用完了,没想到你又给我们带来了,你真是及时雨,我实在太爱你了。”说着就去拿静怡手里的化妆盒。静怡把东西往窗边的桌子上一放说:“除吴瑛和秋菊以外,你们每人拿一套。”几个女生笑哈哈地去拿化妆盒,嘴里还说着感谢静怡的话。

阿孜古丽拿到化妆品后,迫不及待地打开香水瓶往身上喷。吴瑛笑着望着阿孜古丽说:“你打扮的花枝招展,香气袭人,这是想到哪里追奇猎艳?”

“咯咯……吴瑛姐说笑了,我们可是最好的姐妹,你怎么会这样说我呢?”阿孜古丽目中精光一闪,看向静怡说道:“静怡妹子你是否和你的小弟弟江海一起来的啊,这么长时间没见你家的江海,难道你不想让我们一睹他的芳容?”

静怡莞尔一笑说:“你这是孔雀开屏,想吃江海了?不过我是来补考的,等考完试,我请姐妹们去吃大餐。”

按下静怡补考的事不提,再说江海带着赵荻、叶凌霜、戴胄回到了魔都。关诗雅从京城回来,这几天一直在电子厂忙着建实验室,盯着电子产品开发的事情。这个时候家用电器还是十分紧缺的,其实象电子厂这样的单位,还是有不少的技术人才。生产一些简单的家电产品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缺少样品。关诗雅这次从小日子带来了不少样品,研发部的技术人员看着五花八门的小家电,全是眼前一亮。大家将电器拆开研究,发现不少电器在现有的条件下完全可以实现国产。只是有些新材料,目前国内还没有能力生产,暂时用一般的材料替代。为了尽早赶上小日子的先进工艺技术,真正赶超一流的生产工艺,关诗雅积极联系兄弟厂家,以及有关研究新材料的高校联合开发新材料,新工艺。

江海来到研发部的时候,国产的单缸洗衣机的生产线已经完全建设完成。关诗雅正和一帮技术人员在专门为技术人员开设的食堂里庆祝,新办的食堂伙食相当不错,专门聘请的厨师做的菜看起来让人食欲大增。大家看到江海来了,关诗雅向大家介绍说:“这是我们的大老板王江海,大家欢迎!”江海看着意气风发的技术人员,大感欣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建成第一条国产洗衣机生产线确实可喜可贺。今天关诗雅特意让厨师准备了十道菜,将近三十个研究人员坐了三桌,江海带着关诗雅、赵荻给大家挨个敬酒。

有个头发花白的老教授端着酒杯感慨道:“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洗衣机生产线,虽然现在我们的材料工艺还比不上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但是我坚信我们超过发达国家的那一天为期不远了。”

江海深以为然,动情地说:“别看我们现在基础差、底子薄,但是没有条件就是创造条件也要上的中国人,最善于创造奇迹。我相信大家一定会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中国的家用电器闯出一片崭新的天地。为了表彰大家忘我的工作热情以及善于创新的精神,公司决定每人奖励现金一千元。有公司出钱、出车所有研发人员可以带家属到杭城疗养一周,明天出发。”

食堂里顿时响起了一片欢呼声,江海挥挥手示意大家噤声,等大家安静下来然后说:“不过疗养结束以后,我们要加快各种小家电的研发速度,缩短周期,力争成为国内最大的家电研发生产基地,以后公司根据贡献的大小对研发者进行奖励,对于有重大发明创造的员工,公司会给予一定的股权或分红。发明者可以通过申请专利,获得一定期限内对发明的独占权。发明者的专利一旦获批,就可以防止他人未经授权使用、制造或销售其发明,确保发明者能够从发明中获得经济利益。这件事情就有诗雅姐安排行政部门尽快落实执行。”

从电子厂出来,在关诗雅的陪同下江海参观了给技术人员新建的家属楼。家属楼有六层,四个单元,每户七十二平米,可以住四十八户。这个时候家属楼虽不带电梯,但是在魔都有一个七十多平米的房子,这是多少人的梦想。电子厂研发部的技术人员,除了厂里原有的几个技术员以外,其他人有的是从大学里聘请来的专家、教授,还有从其它科研机构聘请来的行业大拿。因此,研发部有的专家除了拿着国家发的工资以外,公司每月还给他们每人发三百元的生活补助。

诗雅在江海身边说着分房的情况,原来是按照资历、学历,能力打分来分房子,因此在研发部里工作的人,不是人人都能分上房子的,第一次分房只有十三个人达到了要求,其余的人想分上房子,只有等到有了突出贡献,或者是取得了重要科技发明才有机会。像这次设计建造生产线的李工,就可以分到一套房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