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帕敢早市(2 / 2)
对帕敢矿区极为熟悉。
这几人见李有福也是中国人。
一脸诚恳的模样。
便爽快地答应让他一同前往。
一行几人出了机场。
拦下一辆破旧不堪的面包车。
车子行驶在坑洼不平的道路上。
剧烈地颠簸着。
扬起漫天尘土。
车窗外,缅甸的乡村景色一闪而过。
尽是些简陋破败的房屋、大片荒芜的农田。
偶尔还能看到荷枪实弹的武装人员在路边游荡。
气氛紧张又压抑。
让人心里直发毛。
谁料途中。
面包车突然抛锚。
司机钻到车底捣鼓了半天。
满头大汗。
却依旧无济于事。
众人只能无奈下车等待救援。
就在大家焦急万分的时候。
一群神色凶狠的当地人围了过来。
用缅甸语大声叫嚷着。
眼神中透露出浓浓的不怀好意。
仿佛一群饿狼盯着猎物一般。
李有福眼神瞬间一冷。
他可不怕这些人。
要是他们敢轻举妄动。
他绝对不会手下留情。
定让他们去见阎王。
好在同行的一位翡翠商人精通缅甸语。
赶忙上前交涉。
又是递烟又是说好话。
还偷偷塞了些钱。
那群人才骂骂咧咧地散去。
好不容易等来救援车。
众人再次踏上行程。
抵达帕敢矿区时。
天色已晚。
整个矿区却灯火通明。
大型开采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
空气中弥漫着尘土和机油混合的刺鼻味道。
四处都是忙碌的矿工和搬运工人。
身影在灯光和尘雾中穿梭。
还有一些人在临时搭建的摊位前激烈地讨价还价。
交易着翡翠原石。
李有福跟着那几个中国人找了一家简陋的旅馆住下。
晚上,为了感谢他们带路。
李有福请几位龙国商人吃了顿饭。
席间听他们说。
每天早上这里都有帕敢早市。
如果感兴趣,得天不亮就起床。
夜里,李有福躺在床上。
听着窗外传来的嘈杂声。
心中却满是期待。
幻想着在早市上能收获顶级的翡翠原石。
第二天,天还没亮,李有福就被那几个龙国商人叫醒了。
这几人分别是老张、张有德,老王王新峰和老孙孙国栋。
老张五十来岁,在翡翠行业摸爬滚打了三十年,经验老到,眼神犀利,任何细微的翡翠特征都逃不过他的眼睛,是玉石协会的元老级人物。
老王四十出头,性格豪爽,为人仗义,在广东揭阳的玉器圈人脉极广,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老孙则三十岁左右,思维活跃,对新的翡翠鉴定技术和市场趋势十分敏感,是年轻一代翡翠商人中的佼佼者。
大家相约一起去早市瞧瞧。
刚踏入早市,嘈杂喧闹声便扑面而来。
摊位一个挨着一个,摊主们操着不同语言招揽生意,手电筒的光在黑暗中晃动,映照着摆满翡翠原石的摊位。
李有福一行人穿梭在摊位间。
老张拿起一块原石,熟练地用强光手电照射,光线透过石头,映出内部隐隐约约的色泽。
他微微皱眉,轻声说:“种水一般,没太大赌性。”
李有福学着他的样子,拿起一块原石观察,却只看到石头混沌一片,不得要领。
突然,人群一阵骚动。
原来,有人在一个不起眼的摊位发现一块大料子。
众人迅速围拢,摊主满脸得意,抬高了价格。
几个商人挤在前面,仔细查看皮壳表现,相互低声交流着。
李有福也好奇地凑过去,只见那块原石皮壳紧致,蟒带清晰。
经验丰富的老张小声说:“这蟒带贯穿,松花分布均匀,说不定有好货。”
就在大家跃跃欲试准备竞价时,几个当地的混混模样的人也挤了进来。
他们眼神不善,嘴里嘟囔着,似乎想强行插手交易。
早市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摊主面露难色,其他买家也面露警惕。
李有福暗中戒备,双手插兜,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这时,精通缅甸语的老孙站了出来,他先递给对方一支香烟,并帮对方点燃,然后才与混混们用缅甸语交涉,并不住给对方说好话。
好一会,对方脸上才露出满意的神色,骂骂咧咧地离开。
众人这才松了口气,继续讨论起原石的价格。
最终,财大气粗的老王以高价拍下了这块料子,被人小心翼翼地搬走。
李有福继续在早市中探寻,他看到一块形状奇特的原石,皮壳上有星星点点的绿色。
他心中一动,刚想拿起查看,却发现旁边有一双眼睛正紧紧盯着他。
转头一看,是一个身形瘦小、眼神狡黠的当地人。
那人用不流利的中文说:“这块石头,可不简单,要的话,价格好商量。”
李有福心中暗哼一声。大爷到你们缅甸来,可没有想过要花钱买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