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小说 >大唐:带着小公主去旅行 > 第200章 大馕城

第200章 大馕城(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张平安他们下一个景点是大馕城,馕是新疆的通行食物,与内地的馒头雷同,人人皆知,人人食用。不论是否来过新疆,估计都知道馕。但是库车居然因为馕而建起“大馕城”,还是有些出乎张平安他们意料。不过在游览完大馕城,方知馕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

库车大馕城,不仅是一个馕生产销售的集中地,还是一处难得的民俗风情游览区,占地总面积2万平方米,其中商业区有馕文化展览馆、民族特色餐饮区、大馕生产车间、大馕展示销售大厅等,吸引了国内外游客。

在大门口,是一个大如月亮的大囊造型,周围还有很多别致造型。张平安他们第一次见到如此大馕,可以包着十来个小兕子,虽是雕塑,但确有如此之大的实物。据介绍:库车市曾经做过这种尺寸的大馕实物参加一个展会,吸引了众多参会者眼球。

库车的大馕大如车轮,一点也不夸张。面饼贴着馕坑壁,在火的盛宴中,欢唱着民歌,兴奋得浑身冒气,汗珠滚滚。这就是库车的馕。为了实现喂养,它们从不计较存在的形式,不计较历经的磨难。四千年前的孔雀河畔,馕就宣告了它的诞生。

维吾尔人吃馕时,都要用手接着掉下来的馕渣子,一是伊斯兰教教规所规定的不能随便浪费粮食,更不能用脚践踏粮食,真主会惩罚浪费粮食者。

现有的“馕”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类为琼馕(意为大馕);第二类为秋瓦特馕;第三类为托哈奇馕;第四类为其他类馕。库车县委后面的一条街上,打造“库车大馕一条街”,既满足了库车喜欢吃馕的人需求,又可打造一个库车旅游的新亮点。

库车大馕以其大而薄、脆而香的特性而闻名,直径可达60厘米,被称为“馕中之王”。库车大馕原称为“比加克”馕,其名字源于库车市伊西哈拉乡玉斯屯比加克村。因这个村子95%以上的维吾尔族群众都以做馕为生,该村群众制作的大如车轮的馕最出名。它的制作特别强调使用馕坑进行烤制,使用杏树木作为燃料,使得烤制出来的馕具有独特的香气。

这种香味焦而不糊,绵绵悠长,没有那种瘦奇淡静的清高,也没有那种沁人心脾的清凉。这不是菜肴的味道。这种香味香而不艳,浓而不烈,既没有塔里木小山羊炖出的香味浑厚,也没有三道桥荆芥腌制的香味寡淡。

焦香犹如一个个鱼钩,将我们的肠胃钩起,将人们的味蕾钩破,牢牢地挂住了腮帮,勾引着人们向前。

库车老城的街道边,金黄的半人多高的馕坑静静地挺立在晨光中,无焰的红柳木炭发着火光。时间的河流中浮浮沉沉着人类的脸庞,但始终没有沉没的,是库车的馕。无论是在库车的乡下,还是在宴席上,我们最先看到的,是库车馕的身影。

那些打馕的人,头戴洁白的小花帽,身穿土黄色的长袍,跪倒在馕坑之上。他们宽大结实的手掌上,一只只光润的面饼在飞翔。他们虔诚闪亮的目光中,蕴藏着朝阳的能量。

火势渐渐弱下去,面饼的身体渐渐胀大起来。它们完成了从面饼到馕的过程。一个个金色的馕浑身散发着无与伦比的焦香,从馕坑里脱颖而出,将力量和阳光深深地蕴藏。

大馕城内还有一景——独库公路终点,张平安他们纷纷和纪念石碑合影留念。临离开大馕城,张平安他们自然也是少不了带点大馕。不过当地人知道自己喜欢吃哪种,到了摊位买好就走,张平安他们就只好凭感觉,买了大囊作为礼品带给亲朋好友品尝。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