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小说 >迷雾星球的曙光 > 第47章 悟真如离贪执念,观诸相见自在体

第47章 悟真如离贪执念,观诸相见自在体(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我问上师:这种境界就是修行人追求的最终目标“三昧”吗?

上师回答:对!我们的本性本来就是稳定的,就像佛经说的“狂性顿歇,歇即菩提”,不需要额外去“修”一个定。我们的本性就像金刚一样坚固,不会动摇。只要用心观察,就能发现。要是本性会动摇,我们根本没法正常生活。

我问上师:既然本性是稳定的,为什么普通人甚至动物还会被外界诱惑,产生各种贪念和怨恨呢?

上师回答:因为大家从来没想过自己能正常生活的根本原因,错误地以为是“我的心”在主导一切。一旦有了这种想法,就会产生各种欲望,自然就陷在爱恨情仇里,回不到最本真的状态了。

我问上师:那怎么才能不产生这些错误想法呢?

上师回答:用内心最本真的智慧,去看透事物的真相。一旦看透了,心自然就安定了。就像小猫明白镜子里的猫是自己,就不会再对着镜子发火,能自由自在地生活。所以说,想修出高深境界的人,关键就是要“明白”。明白了,就不会执着于外界的诱惑,就像梦醒的人不会再去抓梦里的东西。

我问上师:那具体怎么才能彻底明白呢?

上师回答:就像《楞严经》里说的,可以从“耳根圆通”入手,多去研读、思考这部经典,直到彻底领悟为止。

我问上师:我好像懂了!各种认知和菩提本性其实是一回事,眼睛能看、耳朵能听这些能力,本质上都是菩提本性在起作用。再往深了想,世间所有的概念、现象,都是对本性的一种描述,因为这些都是我们认知的结果。不执着于远近、大小、来去、生灭、有无这些概念,就是见到菩提本性了,对吗?

上师回答:对!这就是最究竟的佛法了,就像佛经说的“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你真的悟到了!

妙成龙合上书卷,望着窗外出神:“第九记里说‘不贪求心的无和相的有,就像里面举的例子,颜色幻不可贪执,那个球虚无不可贪执’,可这道理听起来简单,真要做到谈何容易!上个月我丢了心爱的玉佩,整宿翻来覆去想着‘要是没丢该多好’,现在想来,可不就是执着于‘有’了?”

盛有亮往炭盆里添了块木柴,火星噼啪溅起:“你这还算好的。我前些天抄经,总盯着自己字迹不如师兄工整,满心都是‘有缺憾’,反而忘了抄经本是修心。这‘有’和‘无’的执念,就像蛛网缠住飞虫,越挣扎越紧。”

“那该怎么办?”妙成龙揪着衣角,“总不能什么都不想,跟块石头似的吧?”

“我明白了,关键就在于书里说的‘真真如性’。”盛有亮望着跳动的火焰,“就像我们现在看着炭火,看见和碳火都是真如本心无别无二,但我们能知道它会燃尽,但不会因此焦虑,因为心本不失。同样看见得失、好坏、有无,却不被它们牵着走——就像天上的云,风过不留痕,晴空不减。”

妙成龙突然一拍大腿:“我懂了!昨天在后山,暴雨突至浑身湿透,我当时又气又急。但冷静下来后,忽然觉得雨水打在身上的感觉,和晴天晒着太阳一样真实。这是不是就叫‘即见即了,了见即空’?”

盛有亮笑着点头:“正是如此!就像我们读经,文字是‘有’,道理是‘无’,若陷在字句里争论,反而离真理更远。倒不如像孩童看蚂蚁搬家,只静静观察,不评判、不抓取。”

夜色渐深,炭盆里的火渐渐转为暗红。两人不再说话,却都觉得,这寂静里仿佛藏着比言语更通透的答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