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 > 第472章 刺激效果显著,爆发式发展

第472章 刺激效果显著,爆发式发展(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我们到时候可以优先进军南方市场。”

王中奇是云雀汽车的销售部部长,现在公司还没有产品可以拿出来销售。

那么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做各种各样的市场调研,及时的确认公司引进的新车型的竞争力。

制作好将来的推广计划。

“我们的汽车生产基础还是太薄弱了一些。”

“从斯巴鲁汽车那边引进的生产线就不用说了,就算是准备量产的微型轿车,不少零件也需要从东瀛进口。”

“这会影响我们的竞争力,得想办法解决才行。”

云雀汽车作为一家国企,寄托了黔省很高的期待。

但是厂长周万城对将来的发展,却是有一些担心。

黔省的汽车工业基础太薄弱。

他们云雀汽车需要的许多零部件,省内的配套厂都没有办法解决。

需要从外面采购。

无形之中,这也算是一种成本上升。

不像是沪上和深城,八成的汽车零部件都能在方圆几百里内的城市买到。

“那些还需要从东瀛进口的零件,我觉得可以去深城那边找宝马汽车集团的配套厂沟通一下。”

“看看他们是不是可以仿制出来。”

“国内的汽车零部件厂家,技术水平最高的就是深城的那一批了。”

王中奇很快就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不就是降低成本嘛。

虽然难度不低,但是办法其实也有不少。

国内汽车行业还远远没有后世那么卷。

各个汽车厂的产品利润率都定的不低。

后世一家整车厂要是有10%的净利润,那就算是非常不错了。

可是在这个时候,你要是没有个百分之二三十的利润里,甚至是百分之五六十的利润率,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造车的。

当然了,这种局面现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特别是宝马汽车集团发展壮大之后,变化就更大了。

为了在国内销售的时候有竞争力,宝马汽车集团的产品的利润率,一般都是控制在20%左右。

甚至有的时候只有10%左右。

在这个年代的华夏,那是真的不算高了。

“也不是不可以。”

“虽然去深城也有点远,但总是好过从东瀛进口。”

“如果国内的零部件厂家能够快速的搞定我们的零件国产化的问题的话,那么我们的产品也不用等那么久,指不定明年之内就能上市了。”

感受到国内汽车市场的激烈变化,周万城也是有点迫不及待的希望自己公司的产品能够赶紧量产。

到时候还能好好的给公司挣一笔钱,作为他的业绩。

“是啊,我也是这么想的。”

“听说深城那边,今年新成立了不少的汽车零件企业。”

“这些企业的生产成本,肯定可以做到比较低,要不然根本就不会有什么生意。”

不得不说,王中奇的这个猜测还是非常准确的。

云雀汽车的产品要是能够及时的在成本上面下功夫的话,那么接下来的命运也许会比历史同期好不少。

要知道,最开始的时候云雀汽车的产品,可是跟奥拓、夏利并驾齐驱,成为华夏不少第一批拥有汽车的消费者的座驾呢。

但是因为价格高,最终的发展却是远远不如奥拓和夏利。

当然了,现在华夏的汽车市场已经完全发生变化,云雀汽车的将来,肯定也是会发生变化。

……

“建君啊,以后公司就彻底的交给你了。”

“我这身体是不大行了。”

“不过好在这个月公司也顺利的完成了改制,以后他就是我们魏家的产业了。”

魏德亮进入到1989年之后,得了一场大病,身体大不如前。

他现在已经正式的把公司交给了魏建君,自己回家养病。

这样子也许还能多活几年。

“叔,你放心,我一定把长城汽车发展壮大,让它成为华夏的知名汽车企业。”

魏建君现在是意气风发。

它们公司去年开始搞皮卡车型,明年就可以正式的量产销售。

到时候公司的困境立马就可以得到缓解,甚至带着公司走上一条完全不一样的发展道路。

“江辉依靠宝马汽车集团都能成为华夏首富,这说明汽车产业确实是大有可为。”

“我们也不需要做到宝马汽车集团那么大的规模,只要一年的销量能够超过10万辆,就已经很有意义了。”

魏德亮不是一个特别有野心的人。

在他看来,一家年产销超过10万辆的汽车厂,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要知道,在1980年之前,就算是一汽和二汽,一年的生产台数都没有10万辆呢。

将来长城汽车要是能够做到这一点,他就心满意足了。

不过,魏建君肯定不这么想。

宝马汽车集团都能成为一家年产销超过100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为什么长城汽车就不可以呢

10万辆怎么够,他将来也要把长城汽车的销量做到100万辆去。

当然了,这些话他不会现在就跟叔叔说,而是埋藏在了心里面。

“叔,你就放心吧。”

“等我们的皮卡量产下线之后,我再带着大家开发一款suv产品。”

“到时候两款车一起在国内和国外发力,指不定你说的目标,很快就能实现呢。”

魏建君现在是浑身都充满了干劲。

改革的春风已经吹遍了大地。

他也顺利的推进了企业改制,解决了许多原本有点担心的问题。

以后就是完全为自己工作了。

他自然要拿出十二分的劲头出来。

……

“厂长,我觉得厂里面之前生产的几款产品,方向是不是不大对。”

“像是发动机这种关键的零件,我觉得还是要跟南山发动机合作才行。”

刘彦杰是长安汽车的销售部部长。

1984年的时候,长安汽车就跟铃木汽车合作,从对方那边引进了一条二手汽车生产线和对方的一款微车。

但是这款车型在市面上的存在感非常的低。

眼看着其他汽车厂的产品都卖的很好,刘彦杰自然是有点着急了。

今天他就专门来到了厂长唐继国的办公室,沟通未来产品布局的问题。

“南山发动机的产品,价格比较高,我们的微车有点用不起啊。”

唐继国自然知道国内的发动机,救数南山发动机的产品最好了。

但是好的产品,价格也不便宜。

关键是南山发动机目前最低排量的发动机也去到了1.5l,但是微车的话,一般1.0l以内的发动机就可以了。

要不然成本就会没有竞争力。

“如果是继续生产之前的微车的话,肯定是用不起的。”

“但是我觉得厂里面可以生产一款跟宝马之光类似的产品,这样子的话,用1.5l发动机就没有问题的了。”

“甚至我连名字都已经起好了,就叫做‘长安之星’。”

刘彦杰今天显然也是下了一番功夫,要不然也不敢主动的来找唐继国。

他专门研究了宝马之光的情况。

作为宝马汽车集团的第一款产品,它已经好几年没有做改款了。

但是市面上的销量,一直都还比较稳定。

甚至有的时候,有钱都买不到车。

因为宝马汽车集团那边的产能要是出现比较紧张的局面,就会首先砍掉宝马之光的产量,优先保证路虎汽车等产品的生产。

这么一来,市面上的宝马之光的供应,自然就不充足了。

“我们要是生产跟宝马之光类似的产品的话,到时候南山发动机还愿意卖产品给我们吗”

唐继国有点担心的问了一句。

他自然是希望厂里面也能够出一款爆款产品。

奈何经过了五年的努力,这个目标都没有实现。

到现在为止,长安汽车在国内汽车行业的地位,还是属于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大家讨论汽车,一般都不会把长安汽车纳入到话题之中。

这也是让唐继国有点伤心的事情。

“宝马之光一定程度上已经被宝马汽车集团给放弃了。”

“对方的其他几款产品的定位都要更高一些。”

“生产太多的宝马之光,会拉低宝马汽车集团的品牌影响力。”

“所以我觉得我们生产跟宝马之光定位类似的长安之星,不会是什么大问题。”

“南山变速箱也好,南山发动机也好,不大可能因为这个原因不卖东西给我们。”

“一旦它们真的这么做了,传开来了的话,可能影响最大的反而是他们自己。”

不得不说,刘彦杰的这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他还是有点本事的。

“定位差不多,也许人家可以接受。”

“但是如果外观也直接借鉴的话,估计就比较麻烦了。”

“我们是不是考虑从东瀛那边选择一款产品来借鉴”

唐继国这话,算是认可了刘彦杰的方案。

不过具体的做法,他显然也是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没问题,微车这个东西在东瀛汽车市场算是比较常见的。”

“我们可以专门去东瀛考察一下,确定借鉴的对象。”

刘彦杰这么一说,正中唐继国的下怀。

就算是身为厂长,他想要去东瀛考察,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