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加油干(2 / 2)
真够舍得。
有了直升机,赵常山也有事情做了,没事还能客串一下直升机课的老师。
平时没事还得教两个妹子开直升机。
时间就这么在不紧不慢的走着。
赵常山的整个营地也在稳步提升。
有时候听听广播,有时候看看电视。
不过关着的时间是最长的,不是赵常山不想看不想听,他怕砸了电视机和收音机。
有这个功夫,还不如教孩子们开飞机呢。
今年虽然有点干旱,可孩子们浇水及时,也算是一场丰收。
不但这边丰收了,江对面也是一场大丰收。
赵常山从来没有见过40万亩的大豆能有这么多。
看着空间中那一大堆的豆子,还有前几年存的,感觉这辈子都不缺豆子吃了。
明年还得进行调整。
嗯……种上50万亩的小麦吧,其他的种上一些杂的。
在赵常山胡思乱想的时候,时间到了10月,外面的白菜被孩子们收割回来。
用了3天的时间,大婶大妈还有一大批女孩子一起帮忙,终于腌制了很多缸的酸菜。
不但有酸菜,还有各种其他的腌菜。
嗯,整个冬天都有吃不完的菜了。
到了10月底,雪就开始下了起来。
不用想,这就是个寒冬。
果然和赵常山猜的差不多。
零下49度。
这是赵常山这么多年以来知道的最冷的温度。
伴随着鹅毛大雪,还有寒冬,营地也在所有孩子老师以及工作人员的欢呼下,度过了1971年的元旦。
这么冷的天也没有挡得住孩子们的热情。
今年这么大的雪,估计也都回不来家了。
赵常山也让兄弟们安排好了。
外面接近1米深的雪,哪都去不了。
这件事情不是赵常山不让大家走,是没法走。
家里附近有电话的打个电话联系一下,说明一下情况,没有电话的,看看能不能打个电报啥的。
赵常山把所有人的信息都收集一下,然后就是带着要发电报的信息独自开着拖拉机去了一趟鹤岗。
不但发了电报,赵常山还按照地址人名,每家都汇款了20元钱。
也算兄弟们不能陪着媳妇她们回家的补偿。
还有个原因不能回去是很多弟媳妇都是生了孩子,而且孩子才半岁或者几个月,这压根也走不了。
整个队伍又增加了一批人,兄弟们的干劲算是更足了。
不过兄弟们的孩子还是太少了呀。
赵常山就抽空让兄弟们都努努力,每个人不说多,生他个十来个的,怎么着也得凑够一个班吧。
这一个班到时候再发展一下,不就是一个排了?
别怕养不起。
哪怕是兄弟们拉起一万人的队伍,赵常山也能拍着胸脯说全养活。
1971年1月26日。
全部人不怕冷的聚集到了操场上。
等着赵常山的手势。
到了还有5秒的时候,赵常山开始喊了起来。
“54321,过年啦……”
“过年啦……”
伴随着所有人的欢呼声的是阵阵的鞭炮的声音。
“兄弟们,1971年,咱们加油干。”
“听团长的,加油干。”
“哈哈……加油干……”
说着全部人的手落在了一起。
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再冷的风雪,也没法驱散所有人的激情。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