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建个兔子圈(2 / 2)
这都9月底了,玉米穗才开始灌浆,好吧,这真的得啃嫩玉米了。
豆子也是轻的。
不但农场的人抓耳挠腮,上面的更是。
这种情况的农场不是一例,而是大半。
今年开种前的那几场大雨给拖延了时间,原本4月就该种下去的种子,5月多了才种下去。
好在小麦是丰收了。
他们的小麦是9月初收割的。
今年小麦还不错,种了700亩。
可是其他的1200亩的其他东西就别想了。
赵常山也没法子。
除非神来了。
小麦丰收不是就这一个农场,而是几乎种小麦的农场都算是小丰收。
这算是不错的安慰。
其实……盐水煮毛豆也挺好的。
赵常山每年也会摘点毛豆煮着吃。
可要是天天吃……
大豆收完就开始收玉米。
玉米好弄,玉米棒子直接掰下来,然后刀锯过后玉米秆全部收起来。
回到家的时候,空间中已经把玉米给变成了串。
全部挂起来。
400亩的玉米,把整个走廊挂的满满当当。
站院子里看过去,一片金黄。
收了玉米,还有地里的土豆绿豆,花生,瓜子,兰花豆这些。
一百亩地,又是忙活了好几天。
接着就是犁地。
到了9月下旬这太阳就没有那么热,晒东西真的很不好晒,夏天一天就能晒干的东西,到了这个时候,需要五六天来晒。
10月3日,赵常山和妙蕊在用竹竿打豆荚。
主要是这样省事,在空间中使用意念,时间长了脑仁疼。
这样用竹竿抽打,也能让无聊的两人多点乐趣。
中午10点多,门口响起了喇叭声。
赵常山放下竹竿开了大门。
是一个多月没见的杜哥。
那叫一个意气风发呀。
聊了几句才知道,有个平级调到市里的机会,他没要,就是要求留原地,最后上面考虑了一下,级别升了半级,岗位不变。
难怪这么意气风发。
不过看到赵常山这院子的东西,什么意气什么风发早就忘记了。
乖乖的,一大堆的黄豆,这边还在敲打。
“兄弟,你是这个,你这黄豆玉米咋种的?”
“咋种?运气好,没下雨前种上去的,而且我地里还有导水槽,底边还有水沟,地里不存水,就没有问题。”
“高,实在是高。”
“可拉倒吧,杜哥,我这也是到了10月初才收的,要是晚点,也得坏事。”
“得,咱们不谈运气的事,这些没人定吧,哥哥老规矩,全要了,对了,还有你这些玉米。”
“行,黄豆你下个星期来估计就没事了,现在还湿着呢,没有干。
玉米也是。
杜哥,你要是非要拉点东西,我这边有几万斤的红薯和土豆,你可以考虑一下。”
“行呀,有的拉走我就高兴,嘿嘿……那我明天来?”
“行,十辆车,您这绝对能拉走完,拉不走的给我留着,我自己吃。”
“得嘞,咱明见。”
杜哥这看了一圈,是风风火火的来,有风风火火的走。
既然明天有人来,今天这些豆子得脱粒了。
关上门,让媳妇站远一些。
挥手全收了起来。
一会,在赵常山脑门突突冒青筋的时候。
终于给全部弄了出来。
呼的吐出一口浊气。
赵常山把豆秸给垛起来。
黄豆铺满整个晒场。
边上的位置现在铺晒着红薯土豆花生和兰花豆。
这红薯土豆晒去湿气,就可以存放了。
花生得晒干,不然容易发芽,兰花豆也一样。
一切弄完。
赵常山也舒服的躺在了媳妇的怀里,享受着如玉手指的按摩。
嗯……舒坦。
难怪古时候皇帝不想上朝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