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砖厂的选址(2 / 2)
半晌,他收回视线,指尖叩了叩桌面,缓缓摇了摇头:
“书卓啊,你这个方案乍一听有道理,可细琢磨还是欠稳妥。虽说能建堤坝,但这堤坝修多高?用什么材料?”
“雨季上游要是开闸泄洪,那水头带着泥沙冲下来,单凭这么个临时堤坝能扛得住?”
“去年邻县砖厂就因为选址离河道太近,一场暴雨把坯场冲得七零八落,损失了好几万呢。”
他身子前倾,从裤兜摸出烟盒,抽出两支分别递给赵书卓和王建国,自己咬着烟嘴划亮火柴,火光映得他眼角的皱纹更深了:
“咱们不能拿血汗钱打水漂。对了,你们村水库西边那片荒山坡,你们去过没有?”
“上回我骑车路过,特意上去看了看——那地方山势平缓,黄土层厚,挖取黏土不用深挖岩层,省工省力。”
“关键是海拔比水库大坝还高两米,就算上游发洪水,水涨到坝顶也淹不到那里。”
“而且离水库输水管网才八百米,拉根水管过去,制砖用水比现在这地块还省三成电费。”
说到这儿,他掐灭烟头在烟灰缸里碾了碾,从帆布包里掏出皱巴巴的地形图铺在桌上,用铅笔尖戳着水库西侧的等高线:
“你们看,这儿还有条废弃的机耕道直通县道,只要拓宽三百米就能通大车。”
“咱们要是把砖窑建在这儿,既能避开洪水隐患,又能节省运输成本,长远看比靠河选址划算得多。”
赵书卓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苍白,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裤腿,喉结上下滚动了两下,方才吞吐着开口。
他的目光有些游离,似乎在努力拼凑那些尘封已久的记忆,声音里带着几分难以察觉的颤抖:
“刘厂长,您说的西边山坡那块地,其实我一开始就列在选址方案里了。”
“不瞒您说,我第一次去勘测的时候,拨开齐腰深的野草,就注意到那里的土层颜色比别处更深。”
“用铁锹随便挖开一层,就能看到土壤里细腻的黏土颗粒,抓在手里揉搓几下,黏性十足,确实是做砖坯的上等材料。”
说到这里,他忽然停顿下来,眼神变得有些复杂,像是被什么东西卡住了喉咙。
窗外的风掠过树梢,发出沙沙的声响,他下意识地往椅背里缩了缩,声音也低了下去:
“但是……您知道吗,村里的老人们常说,那片山坡在解放前是片乱葬岗。”
“听我爷爷讲,当年闹饥荒的时候,好多饿死的人没地方埋,就被随意扔在那里,后来又赶上战乱,不少无名尸首也被草草埋在那儿。”
“我小时候不懂事,有一回和小伙伴去那边掏鸟窝,不小心被树根绊倒,手掌按在一个凸起的土包上,结果扒开浮土一看……”
他猛地打了个寒颤,仿佛又触碰到了当年那冰凉的触感。
“白花花的骨头碴子露在外面,还有半截生锈的铜锁挂在腕骨上,吓得我们撒腿就跑,回家后我连着做了好几天噩梦。”
他咽了口唾沫,手指神经质地敲打着桌面:
“现在村里上了年纪的人路过那儿都绕着走,年轻人虽说不信那些,但每次提到‘乱坟岗’三个字,眼神还是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