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大明与新罗马与无限神机 > 第1454章 竞技场

第1454章 竞技场(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1454章竞技场

“说起来”商洛忽然想起一件事,“这个项目,是不是也可以让亚历山大方面也参与进来”

毕竟,亚历山大方面的合作早就已经开始了。不过那里的合作是商洛去之前就已经开始的,和商洛的关系不大。

【我记得那里的合作,主要是和赛伯勒尼亚有关。虽然实际施工的时候还是罗马人自己施工的,不过灯塔系统的奖励还是和震旦的协助离不开关系。】

“话说,朝廷当时是怎么愿意帮忙的”

“这个我正好知道。”维多利亚回道,“当时似乎是为了还人情。修明堂的时候,罗马人是出过力的。”

罗马人对东方的称呼是iperiusica。对应的,罗马人对自己的称呼则是iperiuroanu。iperiu代表帝国,sica则是震旦。

在罗马灭亡的过程中,虽然不好说是“震旦出了力”,但在商洛来之前,实际上大家就已经在琢磨着怎么对罗马进行临终关怀了——当然,当时还没决定让罗马真的去死就是,只是升官发财,备着一副。朝廷实际上也并未对罗马的事情投入太多的精力,只是派遣了技术力量前去参与赛伯勒尼亚的设计。

这姑且,算是帮罗马修坟头。

这件事往回推,就是修建明堂的时候了。如维多利亚所说,罗马人当年也是出了大力气的。

当年紫金山的山顶上修建大皇宫的明堂的时候,使用了石制的建筑主体。这么做是为了防火。

毕竟:明堂者,王者之堂也。明堂是天子接受诸侯朝觐的地方,自古以来的明堂都修建得极其高大。而明堂要协和天地,因此要求下方上圆——不过虽然规矩在那里,但历代多半都不把明堂当作宫殿内的主殿,多半是当作祭天的场合来使用。

大明修建明堂的时候,是在永庆中兴时。那时以现在的角度来看还是前现代,可以参照的例子就只有武则天的明堂“万象神宫”。但万象神宫的下场,就是在火灾中被烧毁。

现在想想,万象神宫不烧了才是奇怪,迟早要被烧掉的。毕竟万象神宫快有100米高了,即使是搁到现在也算是高层建筑,一旦烧起来根本就没有办法灭火。

而大明的明堂是修建在紫金山顶上的。这不只是普通的高而已,还在周边区域的制高点,一定会遭雷劈。如果还是和万象神宫一样用木头来修,那这耗资亿万的工程奇观能存在多久就只能看老天爷有多赏脸。

更要命的是,这玩意儿在整个京城都能看到。如果它真的“火”起来,那朝廷就要在天下人面前丢大人了。

所以当时朝廷果断选择从罗马那边招标了一个设计方案——以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为基底来修建。

朝廷早就注意到圣索菲亚大教堂了。因为非常巧合的是,圣索菲亚大教堂不但同样处于城市的最高点,而且也是下方上圆,甚至它还真的是罗马人接受诸侯朝觐的地方,也是罗马人祭祖的地方:历代罗马皇帝有不少就埋在里头了。

所以朝廷是把圣索菲亚大教堂当作罗马的明堂来看待的。双方在这里出奇地一致——作为国家的门面,这座奇观一定要下方上圆,一定要又高又大。

朝廷其实也不是不能自己设计。毕竟当时虽然现代科学方兴未艾,大明还是能自己解决石质穹顶的设计问题的,大明自己也确实设计过不少。

但大明之前设计的石质穹除了皇陵之外,也就是金匮石室,也就是皇家的档案库。《永乐大典》的原本就装在里面。那是历代都会修建的石头大楼,不但外面用不会着火的石头修建,用来盛放文献的容器也是金属的匣子,从里到外都烧不着。

大明虽然可以修建这两种建筑——尤其是皇陵,皇陵的穹顶还要承重,对穹顶的力学性能的要求相当高。当时大明修过一批规格很高的皇陵,有的在规模上甚至比始皇帝的坟头还要高大。

然而无论是档案库还是皇陵,这俩都不是给活人住的地方。

“等下。”商洛问道,“维多利亚大教堂也不是给活人住的地方吧”

“嗯其实里面有不少人住的。许多人都在里面起居。但这不是关键,关键是罗马皇帝也不住在里面啊。圣索菲亚大教堂在罗马,主要是当作国家的会客厅来使用,平日里也作为景点对外开放。”

“等等.原来是开放的吗”

“毕竟是教堂啊。”维多利亚答道,“正教会有些古典主义的朴素作风。只要是教堂,就必须开放让人随便进,也可以让所有人进去礼拜。所以就算是圣索菲亚大教堂,在平日里也是开放的——当然了,门禁不在教堂里,在外面。君士坦丁堡的内城是不让一般人进的,所以能进内城的人本身就是被筛选好了的,基本都是罗马公民。真正的游客,那就是你们了,你们的人去罗马的时候,就是君士坦丁堡城墙内的唯一游客。说白了,那是天坛啊,你们的天坛也是开放的吧。”

“这倒是这么一想就没问题了。”行政中枢不对外开放也是合理的。毕竟那里真的有很多重要事务在处理,很难在无准备的情况下接纳大量游客,“不过话说回来,当时有不少我们的人看过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吧”

“我猜是的,要不然你们也不会看中这里作为明堂的参考对象了。”

“最后,你们是怎么帮忙的”

“主要装修和光学设计问题。因为和教堂一样,明堂的外壳不能太过于厚重——适当的厚重可以显得庄重,但必须举重若轻,进入其中要有‘飞升’的感觉,还要有神圣感。你们这里修石头建筑的设计师,以前修得最多的是坟头,那里面的东西不是给活人看的。所以,当时就找了些罗马人,尽量把明堂的内部修得亮堂一些。以及我们的人来的时候,还掉了不少大理石作为礼物。那可不是一般的大理石,是来自埃及的纹大理石。”

【纹石也就是一种石.嗯,所以运送纹大理石的船队也可以叫石纲。】

“额这船最后安全到了吧没有被海贼打劫吧”

“这倒是没有。毕竟这是建材用的大理石——这些大理石不是用来做结构件的,而是用来做瓷砖。当时罗马有一种有趣的设计:大理石有天然的纹,我们会把大理石从中间剖开,剖出一个漂亮的横截面,然后连续的截面对称排列,就能营造出一些奇妙的对称纹。你现在明堂的话,应该能看见不少装修队来过的痕迹,许多位置比较低的地方用的就是这样的大理石。和罗马皇宫是一样的配置。”

【我记得那有些还是老料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