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风起明末 > 第四百二十五章:玉树歌残

第四百二十五章:玉树歌残(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江风浩荡,春潮涌动。

长江之水挟着巴蜀的雪浪,裹着荆楚的烟雨,奔流不息地向着东海奔去。

这江水见证过了太多王朝的更迭,承载过无数商旅的往来,而今依旧奔腾不息。

陈望按刀立于江畔,目视着前方奔流不息的江水。

身侧一同站着的,只有陈功和胡知礼两人。

一众甲兵牵马执矛,环卫在四侧。

无论多少次站在长江的江畔,陈望都没有办法控制住自己的心绪。

这世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但是这江水已经流淌了万年,对于人短暂的一生来说,这东流的江水便是永恒。

春风拂面,空气之中满是潮湿的气息。

陈望叹息了一声,他已经接到了来自辽东和西安的塘报,也已经得知了祖大寿和贺人龙的死讯。

太多的人,太多事情因为他的到来而改变。

被时代裹挟的命运只能随着时代沉浮。

但是现如今,汉中、河南、湖广、南直隶的大半地盘,都已经落入了他的手中。

大势已经改变,洪流也被他逆转。

曹文诏、曹变蛟、左良玉、贺人龙、祖大寿一众明廷的武官。

卢象升、孙传庭、傅宗龙、侯恂,一众明廷的文臣。

李自成、张献忠、李岩、革左五营,七十二营的流寇。

戊寅之变、松锦之役都因为他而改变。

历史上,被围困了整整一年的锦州粮尽,昔日大凌河城中杀人相食的惨状再度在锦州重演。

祖大寿最终没有坚持下去,选择了开城投降,保全自身。

但是这一次祖大寿选择以身殉国,将整个锦州付之一炬,战死于锦州城外。

历史上因为争夺平贼将军,恼怒朝廷赏罚不均,因此横行无忌的贺人龙。

没有如同历史上上在孙传庭的军法之下。

西安城破,兵溃之后,贺人龙领着家丁依靠着街巷与闯贼巷战

闯军涌入城中越来越多,而贺人龙麾下的兵丁却越来越少。

战至黄昏,贺人龙身被多创,已无气力,不能再战,他靠着墙壁,已经无法动弹。

他不愿意做闯军的俘虏,于是命令跟随着他的家丁将他杀死,带走首级。

随从家丁应命而行,割下首级后,将贺人龙的尸体藏于一处民宅的枯井里,趁乱而走。

李国奇、罗尚文,也亡于战阵之中。

左勷则是逃亡未遂,选择了投降。

对于选择投降的左勷,陈望并不意外。

历史上的左勷先投李自成,在李自成兵败之后,紧接着又投降了清军,底线极为灵活。

左勷是左光先的儿子。

在辽东之时,左光先与洪承畴产生矛盾,被洪承畴剥夺了总兵之职被遣归,用白广恩替代了左光先,此后左光先便被废弃不用。

后面左光先在白广恩投降了之后,也加入了李自成的队伍之中。

顺治二年,李自成遭满清英亲王阿济格追击至湖广而败亡,左光先与其一妻三子亦被清军俘获。最后左光先也归顺了清军。

不过这一次,左光先应该没有机会再去投靠李自成了。

因为现在的左光先,正在汉中府内。

“左光先在汉中府情况如何?”

陈望转过头,向着胡知礼询问道。

“左光先已经接受了汉中镇第三师师长的职务,领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四营正兵。”

武备的换代更新,战法也会随之革新,但是只要适应一段时间。

依照左光先的能力,统领一师并不成问题。

情报司带来的情报也印证了这一点。

新训第三师的官兵在左光先的统领之下,正在迅速的形成战斗力。

闯军对于汉中府的几次进攻,都是左光先领着新训的第三师迎击。

现在陈望控制的兵马很多,但是手底下能用的将校却很少,能独领一营的不少,但是能够独领一师,独挡一面的却是少之又少。

陈望是知道左光先赋闲这一点的,所以在左光先一开始去职归乡的时候,便已经派人提前打通关系。

左光先久经战阵,在洪承畴手底下围剿流寇之时,居功最多,被称为“枭将”。

明史记载,光先,枭将也,与贼角陕西,功最多。

当时的七十二营流寇已成气候,战力不俗,左光先在一众进剿的官兵之中能居功第一,已经证明了他的能力。

后面之所以被去职,也只是因为和洪承畴的矛盾,并非是能力的问题。

左光先虽然在历史上品行有些亏损,但是做出的选择也能够体谅。

而且,正因为左光先在历史上有主动投靠李自成的经历,所以陈望才会先主动派人打通关系。

毕竟左光先在历史上能投李自成,那自然也能投他。

而现在,左光先确实选择了投靠。

随着局势逐渐的混乱,尤其是李自成在西北生乱。

中原的局势也逐渐被陈望所掌控,陈望派人请了左光先数次,但是左光先都还在犹豫。

直到李自成领兵大破秦兵,进军凤翔府的时候,陈望派人再到榆林去请左光先。

左光先思考再三,决定带着家小一路南下,前往了更为安全的汉中府内。

陕西一片混乱,朝廷根本无力掌控,左光先带领家小离开榆林,并没有引起什么风波,受到朝廷的什么限制。

这个时期的李自成,虽然兵强马壮,但是左光先却并没有投降李自成的念头。

李自成如今与青海蒙古纠葛,又与川北羌人土司有联合,到底还是外族的势力。

一路过来烧杀抢掠,比起之前作为流寇之时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自成兵败撤出北京时,大顺军很多将校投降清军。

左光先与谷可成率部两万断后,后在定州清水河与清军交战。

谷可成被俘,左光先在战斗中因马腿被砍而坠马折足,易马再战,也没有选择投降。

后面抛弃辎重而退入山西,与李自成会合。

一直到湖广战败,家眷俱被俘虏,才选择投降,已经是算得上尽力了。

“河南营镇已经完成了基本的整训,依照原先改制的安排,河南镇分为三师。”

“第一师现在已经被陈鸣接管,下辖五个正兵营,裁汰整编之后,总兵力一万五千人,守备开封,固守黄河沿线。”

河南镇陈望原先一直没有什么机会插入钉子掌控。

毕竟当时任免之权还在朝廷的手中。

不过现在朝廷势弱,处理西北和东北两地的事务都已经是难以顾及。

李岩攻陷南京,致使漕运减少了许多,明廷在北国的形式越发的严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